研究生学术训练营:跨文化研究(第4讲,11月5日,主讲人:丁玫)

发布时间:2020-11-03浏览次数:1580

品牌:研究生学术训练营

系列主题:跨文化研究

讲次:4

题目:“传统”手工艺与性别的塑造

主讲人:丁玫(复旦大学人类学民族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主持人:张晓佳(上海外国语大学跨文化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日期:2020115日(星期四)

时间:上午9:00-10:30

地点:腾讯会议(会议号:635 501 460

主办:上海外国语大学跨文化研究中心

内容提要:

刺绣是中国闻名世界的手工艺之一,除了以江南为代表的四大名绣之外,还有诸多少数民族地方刺绣。这些刺绣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推行而逐渐为人们所熟悉。本次讲座内容围绕作者与合作团队于2018年初期在新疆哈密的田野考察,讨论少数民族刺绣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性别塑造的关系。在“非遗”与扶贫的双重推动之下,刺绣是女性参与社会活动、获得一定经济独立的方式。另一方面,刺绣的商业化也进一步巩固了男性的社会地位。讲座将从哈密刺绣的近代历史和刺绣手工艺人的个人经历,讨论变动中的性别塑造。

主讲人简介:

丁玫,复旦大学人类学民族学研究所青年副研究员。2009年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人类学系并获得硕士学位(文化人类学),2015年毕业于新西兰奥塔哥大学人类学与考古学系并获得博士学位(文化人类学),2015年进入复旦大学继续博士后研究。博士研究期间,主要从事海外华人研究,通过饮食和餐饮业,考察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华人移民;博士后研究期间,主要侧重研究在上海的民族餐饮与移民。主要研究兴趣为饮食与文化、全球化与移民。

 

报名方式:问卷星

请点击以下链接或扫描二维码,填写报名信息。

报名链接:https://www.wjx.top/jq/95953223.aspx

报名二维码:

qrcode

研究生学术训练营简介

为整合校内优秀学术资源、提升研究生学术研究和创新能力,上海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院于2018年推出上外研究生学术训练营计划。第一批研究生学术训练营(2018-2019学年)20196月结束,共举办了翻译研究等七个系列研究生学术训练营,分别由英语学院等七家单位主办。第二批研究生学术训练营(2019-2020学年)共有九个系列于201911月立项,主题涉及翻译研究、跨文化研究、口笔译跨学科研究、语言学研究、西语语言文化和拉美研究、信息素养、新闻传播学、金融科技与财务管理前沿理论与方法、质性研究与国际期刊论文发表等,分别由英语学院、跨文化研究中心、高级翻译学院、语言研究院、西方语系、图书馆、新闻传播学院、国际工商管理学院和国际教育学院主办。第三批研究生学术训练营(2020年秋季)共有十五个系列于20209月启动,分别由英语学院、法学院、西方语系、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国际教育学院、新闻传播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学院、法语系、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语言研究院、继续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教学部、图书馆、跨文化研究中心主办。研究生学术训练营的活动形式为高端学术讲座、工作坊和学术沙龙等,主要对象为本校在读研究生、青年学者,欢迎兄弟高校师生参加! http://graduate.shisu.edu.cn/8852/list.htm

研究生学术训练营之跨文化研究系列,由跨文化研究中心主办。本系列聚焦后疫情时代跨文化研究的机遇与挑战。系列讲座是上海外国语大学跨文化研究中心成立十五周年(2006—2021)纪念活动的重头戏之一。中心是国内较早成立的跨文化研究专业学术机构,在国内外具有重要的学术影响力。中心拥有一支国际化的研究团队,以探究不同文化群体之间交流互动规律为主要学术追求,以促进人文交流与国际理解为现实关照,重点发展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传播、跨文化教育和跨文化心理四大主题的基础研究与应用实践,积极推动不同学科的跨文化研究,促进国内外跨文化学术交流与合作。十五年后的今天,特别是面对当下全球疫情和后疫情时代的挑战,努力推动跨文化领域的研究、教学和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中心将邀请跨文化研究领域内国内外知名的专家学者主讲系列高端讲座,分享最前沿的研究视角、研究课题和研究方法,共话后疫情时代的跨文化研究。


虹口校区

中国上海市大连西路550号(200083)

松江校区

中国上海市文翔路1550号(201620)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