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文化,知行合一——“和文化”与中国外交和战略研讨会

发布时间:2015-07-01浏览次数:907

传承文化 知行合一

——“和文化”与中国外交和战略研讨会




为了深入了解中国文化,分析中国文化的发展趋势,更好的学习中国文化对中国外交战略的影响,由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学研究所主办,上海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部2014级8班承办,上海外国语大学研究生会协办的主题名为“和文化与中国外交和战略”研讨会于2015年6月24日上午8时30分,在上海外国语大学松江校区图文中心J110室正式召开。上海市国际关系学会前秘书长金应忠先生,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学研究所所长武心波教授出席了研讨会。

“和文化”是中国文化中最精华的部分之一,它不仅包含着“和平”、“和谐”、“和为贵”之意,更孕育着“求同存异”的大同思想,是中华文化价值观的深层体现。“和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所特有的文化形式,对人们日常的生活方式、思维习惯、甚至是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问题都有着重要影响。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学研究所正是看到了“和文化”对中国外交战略有如此巨大的意义,所以希望通过这次研讨会,充分激发具有引领未来作用的青年研究生们对此问题的分析潜能,加深同学们对“和文化”的重视,为中华文化的腾飞打下坚实的基础。

此次研讨会主要由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专业、国际政治专业、外交学专业等政治学专业研究生所组成的2014级8班同学以发言讨论的形式进行。研讨会围绕“和文化”与东西传统文化比较,“和文化”与国家领导人的治国理念,“和文化”与东西大国崛起方式比较,“和文化”与中国的周边外交,“和文化”与中国的再全球化战略这五个单元展开。每个单元中,都有四位同学作为发言人分别汇报了他们自己的想法。对于“和文化”主题的解读,同学们不仅联系了自己所学的国际关系知识,从区域国别研究对比分析,中外文化历史分析等角度各自阐述了自己独特的观点,更有同学别出心裁,从中国小说中的各种绝世武功入手,分别对“和文化”与西方文化一一进行了对比分析,构思巧妙,立意新颖,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和文化”与中国外交和战略是一个文化上的大问题,同时,它也是一个可以引领学界未来、开创中国独特外交思维的好问题。同学们在研讨会上充分将自己的所知所想表达的淋漓尽致。中国与以色列的外交关系分析、中国儒家文化对周边国家的影响、天下体系的可行性等问题的分析和讨论,更将研讨会带入了一个又一个高潮。发言同学刚结束主题陈述,评论同学便迫不及待的对问题展开激烈的追问与评价,虽然“火药”味十足,但这不正是同学们积极思考,勇于进取的体现吗?同学们的精彩陈述和激励辩驳,充分调动了研讨会的现场气氛,使整场研讨会在浓浓的学术氛围中赢得了一阵又一阵掌声。思想火花的碰撞,不仅使同学们开阔了思路,弥补了不足,更对同学们今后的学术学习起到了积极向上的激励作用。为中国未来国际关系领域人才的茁壮成长打下了坚实基础。

经过一天的学术汇报和精彩辩论,15时30分,研讨会主题发言环节正式结束。金应忠先生和武心波教授分别对此次研讨会做了总结发言。金应忠先生对同学们丰富的学术知识以及精彩的演讲技能给与了高度评价,对同学们的表现大加赞赏。同时,他也指出了同学们发言中的几点不足,对同学汇报中的一些错误观点一一给予纠正,令同学们受益匪浅。武心波教授也对此次研讨会的精彩内容给予了积极肯定,希望同学们能再接再厉,在为来的学习中继续不断奋进,学以致用,取得更大的成果。

1615分,“和文化”与中国外交和战略研讨会在同学们的掌声中圆满结束。此次研讨会不仅让同学们更加深入的了解了中国特色“和文化”的内涵和价值,更加深了同学们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所折服。在将来的学习和工作中,14级8班同学必将能从中国文化的厚土中汲取到所需要的养分,不仅为自己走向更高更远而努力,也为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让中国文化影响世界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中华文化是世界的瑰宝,吾辈青年必将尽心捍卫!

(文/孙志博图/赵双、田胡杰)

虹口校区

中国上海市大连西路550号(200083)

松江校区

中国上海市文翔路1550号(201620)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