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国语大学第十五届“爱未来”研究生学术文化节
上外博士沙龙(第194期)
求学路上
主 题:博士学位论文写作交流会:文学专场
时 间:2015年6月12日(周五)上午9:00—11:00
地 点:虹口校区1号楼404教室
主讲人:姜宁秦银国王丹徐朝晖张绘博士生
点评人: 张和龙教授
内容简介:
姜宁:本论文在神经学和认知科学研究的最新研究成果的指导下,审视康拉德主要作品中人物对世界(知识),对自我,对他人,对情感,对信仰,对时间的理解和这种理解所指导下的生活实践活动如何反映了认知的基本特点,认为这些特点注定了幻象的形成,构成了康拉德的人物世界及其命运;康拉德对基于认知本质的不确定性的探索也奠定了他在现代主义文学中的地位;同时,对种种幻象的形成和审视构成了康拉德的创作艺术。
秦银国:本论文试图应用“他者”理论和“生命伦理观”,对库切不同时期创作的5部小说中他者的“沉默”进行解读,以此来阐明后殖民研究中一个颇有争议的话题:是否应该由开明的西方学者替处于弱势的“贱民”说话;他们是否有能力做到这一点。从五个层面分析他者沉默的内涵后,论文认为,库切小说中的“沉默”,一方面真实地表现了殖民暴力对南非造成的不可挽回的损失;另一方面展示了“沉默”对解构殖民话语所具有的潜力及彻底性。“沉默”实质上体现了他对历史、生命、正义的高度责任感。
王丹:本选题以美国著名戏剧家阿瑟·米勒三部戏剧《推销员之死》、《严峻的考验》和《驶下摩根山》为研究文本,探讨剧中女性人物的主体性建构。目前评论家将米勒戏剧中的女性分为“母亲”和“妖女”两类,并提出她们是被边缘化的他者/客体。本文认为,米勒笔下的女性人物是能动的主体,她们分别在社会经济、女性身体和心理等不同方面进行了申张及主体的建构。本文试图揭示剧中女性主体性建构的嬗变过程及米勒女性人物观的变迁。
徐朝晖:本文选取贝克特的三部代表戏剧《等待戈多》、《克拉普的最后一盘录音带》、《快乐的日子》作为研究材料,运用功能文体学理论进行文体分析。本文的研究目的有四个。第一,从语气和情态方面分析《等待戈多》的荒诞性特征。第二从及物性方面分析《克拉普的最后一盘录音带》中青年Krapp和老年Krapp的性格特征,揭示了作品人物无行动能力,孤独,与世隔绝的主题。第三,从评价理论角度分析《快乐的日子》,通过实例分析居中女主人公话语中的自言和借言的主题作用,同时分析人物的态度资源,从而揭示人物用言语来证明自身存在的凄惨境遇及其对生命的执着不放弃。
张绘:本论文以创伤理论为基础,结合文献研究集中分析了美国“9/11”小说中都市精英群体的殇与痛。无论亲历灾难与否,都市精英群体都蒙受了严重的心理创伤,工作生活受到了毁灭性打击。都市精英群体的婚姻体验了非常时期的困境,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走过异乎寻常的坎坷之路,伦理关系遭遇前所未有的殇变。高知精英群体还遭遇了信仰坍塌的文化创伤,对权威和既有文化的景仰受到了严峻的质疑和前所未有的挑战。通过对这三部美国“9/11”家庭小说的创伤特点、创伤症状和创伤复原方式的研究,本文指出,都市精英群体的创伤除了具有创伤普遍的特点之外,还具有都市性、高知性、虚荣性和盲目性等精英群体独具的特征。
博士沙龙期待您的参与和交流!
上外博士沙龙工作坊
欢迎您关注上外博士沙龙!
[1]博士沙龙新浪微博:http://weibo.com/sisubssl;
[2]博士沙龙腾讯微博:http://t.qq.com/boshishalong;
[3]博士沙龙微信公众订阅号:上外博士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