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级第四党支部寻访革命作家鲁迅先生在沪足迹

发布时间:2015-04-29浏览次数:641

寻革命作家之足迹,慕鲁迅先生之思想

——记2014级英专文学第四党支部寻访革命作家鲁迅先生在沪足迹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为了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学习革命作家鲁迅先生之精神,426日上午,2014级英专文学四班在班支委的组织下,乘着风和日丽的天气,齐聚一起,开始了对于革命作家鲁迅先生在沪足迹的探寻。

首先,同学们一起来到了位于虹口区甜爱路200号鲁迅公园内的鲁迅墓址。在那里,大家缅怀先生及他为中国文坛和中国革命所作出的杰出贡献,同时追忆了他的各种耳熟能详的作品。

接着,大家又来到了位于鲁迅公园里著名的鲁迅纪念馆。作为一流的爱国教育基地和“国家一级博物馆”,纪念馆保留原二层庭院式的江南民居风格的建筑特色,同时又融入了现代博物馆的功能,藏有文物、文献资料数万件,其中有鲁迅的文稿、诗稿、译稿、书信,以及鲁迅收藏的木刻作品和生活用品等。纪念馆以雕塑,场景,影视,垂直景观及多媒体形式等概括地介绍了鲁迅先生丰富而深刻的精神和思想内容。大家有的若有所思地坐在演播厅观看聆听鲁迅先生革命佳作《野草》,有的和白发苍苍老人同坐一起观看鲁迅先生“生命之路”巨幅影视作品。三面墙体上近6分钟的视频浓缩了鲁迅在与黑暗世界的斗争中,披荆斩棘,艰难跋涉,奋然前行的光辉一生,见证了他不平凡的人生轨迹和终成一代思想文化伟人的起伏跌宕的心路历程。有的同学则慢慢踱步于各个作品展示厅,藏书房,雕塑小品周围,深深体悟到鲁迅不仅是新文学创作的奠基人,也是开始产生世界影响的现实主义文学大师,他将中国的新文学创作与二十世纪文学进步潮流连接了起来。鲁迅阐扬科学精神,主张精神独立和个性解放,系统地提出了首在立人精神界战士等影响深远的理念。他的深刻性、他的高瞻远瞩,对于民族健康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参观完鲁迅纪念馆,同学们又踱步来到鲁迅先生在沪另一重要地点-位于虹口区山阴路1329号的鲁迅故居。1933411日至19361019日,一直居于此地,是鲁迅在生前最后的寓所。在这里先生先后出版了各种杂文和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编辑和翻译了各类外国文学作品。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同学们一同参观了这所三层楼房。一层为鲁迅的会客室和餐室,其中还包括瞿秋白先生曾使用过的书桌、海婴的玩具厨以及鲁迅先生生前喜爱的绘画作品。第二层为鲁迅书房和夫妇卧室。其中包括鲁迅先生病逝时的床物以及临窗的写字台和一把老旧的躺椅。身临其境,大家感慨万千,想象着先生当年创作之环境及为国人之利益奋笔疾书的身影。第三层为儿子周海婴卧室。墙壁上仍然挂着他童年的照片。大家驻足思考,流连忘返。

经过一天的革命作家探访之旅,大家一方面增加了对于革命作家鲁迅先生的敬仰之情,更是感受到先生为了国家民族之振兴所展现出的深深爱国主义的精神。作为文学班的学生,更作为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我们每一位都深深感受到文学所带来的一份坚不可摧的力量!积极向上,弘扬优秀文化乃是我们每位同学肩负的责任。


(文/熊泉 图/胡丹)


虹口校区

中国上海市大连西路550号(200083)

松江校区

中国上海市文翔路1550号(201620)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