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文学读书会专场:少数族群视阈中的文学史和社会史书写——以美国印第安文学史和美国历史为例及从《宇治拾遗物语》看日本文学
时间:2015年4月22日 (周三) 18:00—20:00
地点:松江校区4339教室
分享人:徐谙律、刘畅
推荐阅读书目:
1.Weaver, Jace. That the People Might Live:Native American Literatures and Native American Community. (New York and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2.Dunbar-Ortiz, Roxanne. An IndigenousPeople’s 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 (Boston: Beacon Press, 2014.)
3.张冲、张琼. 从边缘到经典:美国本土裔文学的源与流.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4.)
4.《宇治拾遗物语》(日本:小学馆,1996.)
分享人简介:
徐谙律,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2012级博士生,研究方向为美国文学。
刘畅,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级日语语言文学专业博士生,研究方向为中日比较文学、日本汉文学。
分享内容简介:
世界各国都有其丰富多彩,灿烂辉煌的文化。文学正是文化重要的载体之一。这次的静湖读书会,让我们通过文学作品,一同领略印第安文化和日本文化的独特魅力。
美国“印第安文艺复兴”是什么?美国印第安文学史的书写特征是什么?印第安少数族群在文学史和社会史撰写中长期“缺位”的原因有哪些?此外,我们还能从哪些不同视角撰写的美国印第安文学史和社会史的差别,以及美国印第安文学、文化研究的跨学科综合性特征呢?
《宇治拾遗物语》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宇治拾遗物语》和《今昔物语》都被称为短篇小说集中的经典,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宇治拾遗物语》所收录的小说,大致可分成哪几种?有什么价值呢?一切尽在本期的静湖读书会。
读书会茶歇提供茶点。
欢迎广大研究生同学参与交流、学习!
静湖读书会简介
上外博士沙龙作为校园优秀文化品牌活动之一,旨在增强上外学术氛围、拓展研究生视野、提升学生学术交流能力。自2009年举办至今,已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
为在松江、虹口两校区硕士、博士之间搭建学术交流的平台,服务广大研究生,增进彼此友谊,活跃学术氛围,上外博士沙龙自2012年起在松江校区设立静湖读书会。
静湖读书会每月举办一期,每次邀请若干专业背景不同的嘉宾,以语言、文学、翻译、社会科学等为主题,邀请同学共同参与,相互分享读书心得和学习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