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端组织“伊斯兰国”(IS)自2014年6月29日宣布“建国”以来,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截至2015年3月底,全球已有17个国家的34个极端组织宣布支持极端组织“伊斯兰国”或效忠其头目。当前,全球已有包括美国、英国、联合国、欧盟、东盟在内的十余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将“伊斯兰国”认定为恐怖组织。4月2日晚,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包澄章老师应博士沙龙邀请,在逸夫图书馆604会议室与大家分享了他关于“伊斯兰国”的研究心得。
首先,包澄章老师从“伊斯兰国”组织的前身“认主独一与圣战组织”及其头目扎卡维谈起,介绍扎卡维的极端思想、“伊斯兰国”组织的发展脉络及其兴起的地区国际背景,提出极端组织“伊斯兰国”的迅速崛起和扩张,既是近年来美国中东政策失当的产物,也是中东国家治理能力薄弱的缩影,更是中东地区政治碎片化加剧的结果。
其次,包老师分析了“伊斯兰国”组织现任头目巴格达迪极端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对“伊斯兰国”组织内部“治理”体系、组织结构、领导层、资金来源等问题作了详尽解读。
接着,包澄章老师通过数据和案例分析了“伊斯兰国”组织的社交媒体宣传策略及其影响,详细介绍了“伊斯兰国”组织的宣传机构、营销策略及其针对西方青年、女性、儿童等不同群体制定的差异化招募手段。
最后,包老师对“伊斯兰国”组织对中东现有政治秩序的影响,尤其是该组织极端意识形态对伊斯兰教主流价值观形成的挑战进行了解读,同时分析了当前“伊斯兰国”组织面临的内部危机。本次讲座在包澄章老师与在座师生的讨论声中圆满结束。
(博士沙龙/张梦瑶)